虚拟宠物背后的法律博弈,从云养猫到链上狗,我们究竟在买什么?

虚拟宠物背后的法律博弈,从云养猫到链上狗,我们究竟在买什么?

首席数据官高鹏律师团队
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虚拟宠物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“新宠”。从手机屏幕里活泼跳动的电子小精灵,到元宇宙中仿若真实存在的数字萌宠,它们陪伴人们度过闲暇时光,承载着主人的情感与心血。然而,当这份独特的“人宠情缘”遭遇法律问题,许多人却茫然无措。作为律师,有必要为大家拨开迷雾,明晰虚拟宠物背后的法律事儿。

一、虚拟宠物的物权归属:一场数字世界的“归属之战”

小李在某热门养成类游戏中,精心培育了一只稀有属性的虚拟宠物。这只宠物不仅外形可爱,还能在游戏特定场景中发挥强大技能,引得众人羡慕。后来,小李因急需用钱,想将这只宠物卖给同游戏玩家小王,双方谈好价格后,小李却发现自己没有权限完成交易,因为游戏用户协议明确规定禁止虚拟宠物买卖。小李困惑不已,自己辛苦养大的宠物,难道就不能处置吗?

在法律层面,虚拟宠物的物权归属复杂棘手。从传统民法物权概念看,物权客体需是具有实体形态、能被人力所支配的有体物,虚拟宠物显然不符合这一特征。但虚拟宠物又具备一定经济价值与使用价值,玩家投入时间、精力甚至金钱去养成升级,如同培育私人财产。目前,多数虚拟宠物所属平台在用户协议中约定,虚拟宠物所有权归平台,玩家仅拥有使用权,这就导致玩家像小李这样,想自由处分宠物时面临困境。

然而,玩家并非毫无权益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,“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或者其他财产性权益,法律保护这些权益不受侵犯。”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付出劳动、资金获取虚拟宠物并提升其价值,对平台享有基于服务合同产生的债权,有权要求平台保障合理使用权益,包括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对宠物有限处分,如符合平台规则的继承、赠与等,但像小李这种私自违规交易,平台依约制止并无不妥,玩家只能吃哑巴亏。

二、虚拟宠物侵权:数字世界也有“伤宠之过”

小张养了一只虚拟猫咪,每日上线陪它玩耍、给它装扮,还加入了线上“铲屎官”社群分享养宠心得。可最近,他发现有个网友未经允许,擅自截取他晒猫的美图,去掉水印后在社交平台宣称是自己养的宠物,收获大量点赞评论。小张气不打一处来,这虚拟猫咪虽非实物,但也倾注自己心血,对方行为算不算侵权?

答案是肯定的。虚拟宠物作为玩家创作成果或个性化养成结晶,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。小张拍摄的宠物图片、撰写的养宠故事等,涵盖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、文字作品范畴。未经授权,他人不得擅自使用、篡改、传播获利。就像现实生活,你精心拍摄宠物萌照发朋友圈,别人盗图商用侵权一样,数字世界也遵循相似规则。

此外,若虚拟宠物形象、名称等元素遭恶意抢注商标、恶意模仿外观侵权,玩家或平台可依据《商标法》《专利法》维权。例如某知名虚拟宠物品牌推出限量版周边,若被不良商家仿冒造型、商标生产销售,就构成侵权,需承担停止侵权、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,守护虚拟宠物合法权益,就是维护数字创意产业的创新活力。

三、虚拟宠物继承:数字遗产的“萌宠延续”难题

老吴是资深游戏玩家,养了多年虚拟宠物,那只宠物对他而言,是闲暇慰藉、情感寄托,如同家人般重要。不幸的是,老吴突发疾病离世,家人整理遗物时,面对他在虚拟世界的财产犯了难:这精心养成、价值不菲的虚拟宠物,能否像房子、存款一样继承?

我国法律目前对虚拟宠物这类数字遗产继承尚无明确统一细则,但在司法实践中已有探索趋势。从法理分析,虚拟宠物承载玩家人格利益、情感记忆,具有一定人身专属性,不像普通财物可简单继承。但考量其经济价值与情感寄托,完全否定继承不合理。部分互联网企业开始尝试在用户协议中添加遗产继承条款,规定继承人在提供完备身份、关系证明,且符合平台规则情况下,可继承账号内虚拟宠物及相关权益,前提是不违反法律法规、社会公德与平台运营秩序。

未来,随着数字经济发展,虚拟宠物继承有望纳入更规范法律框架,平衡用户情感诉求、平台运营权益与市场秩序,让数字世界的情感纽带在合法轨道上延续,避免“人走宠亡”悲剧,使虚拟宠物成为可传承的数字纪念。

虚拟宠物虽栖身数字空间,却牵动真实世界的法律神经。无论是物权较量、侵权纷争,还是继承难题,都在提醒我们,享受数字陪伴同时,要懂法用法,让法律为虚拟宠物护航,确保这份独特情感在合法境地茁壮成长,不被现实法律利刃误伤。下次轻点手机逗弄虚拟萌宠时,别忘了背后还有一片需守护的法律天空。

相关推荐

魔战套+冰雪套,伤害测试结果。
365bet网址

魔战套+冰雪套,伤害测试结果。

⌛ 07-11 👁️ 7743
1公升等于多少升
365bet网址

1公升等于多少升

⌛ 07-12 👁️ 38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