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蒸蛋糕:黃金比例與微調心得,完整食譜圖解與失敗補救指南

水蒸蛋糕:黃金比例與微調心得,完整食譜圖解與失敗補救指南

作為一個超級熱愛美食、特別是鍾愛臺灣古早味點心的人,我這次要好好跟大家聊聊我心中的白月光——水蒸蛋糕。它不像西式蛋糕那樣華麗張揚,但那份溼潤綿密、清爽不膩的樸實風味,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。而且做法相對健康(少油),對家裡沒烤箱的朋友特別友好!我摸索過無數次,也失敗過好幾次,今天就把我的經驗心得,包括那些容易踩的坑,通通分享出來,希望能幫你做出完美的古早味水蒸蛋糕!

目錄

食譜:我的黃金比例與不斷微調的心得

食材:挑對好料,風味大加分

做法:細節決定成敗,手把手圖文解說

事前準備:

正式開工:

打發全蛋液

加入液體和油

入模、消泡、準備蒸

蒸製

出爐、脫模、冷卻

我的各種水蒸蛋糕嘗試排行榜 (個人偏好版)

常見失敗原因 & 我的補救心得

Q&A:關於水蒸蛋糕,你可能還想問...

食譜:我的黃金比例與不斷微調的心得

說到水蒸蛋糕的食譜,網路上版本真的超級多!有的粉多,有的水多,有的用全蛋,有的分蛋打發。我自己呢,在嘗試了十幾種配方後,終於找到一個我覺得口感最平衡、成功率又高的黃金比例。當然啦,這個比例不是死的,你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稍微調整,比如喜歡更紮實一點還是更輕盈一點。

老實說,我第一次做水蒸蛋糕時,真的超失敗!成品塌陷得像個凹地,中間還溼黏黏的,簡直像沒熟的粿。後來我才明白,關鍵在於材料的比例和操作細節。我現在的「不敗」基礎配方是這樣的:

雞蛋 (大顆室溫):4顆 - 一定要室溫!很重要!冰蛋不容易打發。

細砂糖:120克 - 這個甜度我覺得是剛好的,微微甜不膩口。如果你怕甜,可以減到100克,但不能再少了,糖除了提供甜味,也是支撐蛋糕結構的重要角色。

低筋麵粉:140克 - 低筋麵粉筋度低,蛋糕才會軟嫩。記得一定要過篩!過篩!過篩!(重要事情說三遍)

無鋁泡打粉:1茶匙 (約5克) - 幫助蛋糕膨脹得更漂亮。雖然水蒸蛋糕主要靠蛋液打發,但泡打粉是成功的小幫手,尤其在溼度高的日子。一定要用『無鋁』的才健康。

液體(牛奶/水/果汁):60-80毫升 - 這是關鍵變數!我偏好用純牛奶,奶香更足,大約用70ml。用水也行,更清爽。想加風味(比如黑糖、豆漿、柳橙汁)的話,就用它們代替部分的牛奶/水,總量斟酌在60-80ml之間。液體量會影響蛋糕的溼潤度,麵粉吸水性不同也需要微調。

液體植物油(如葵花油/玄米油):40克 - 用無味的植物油,不要用花生油、橄欖油味道太重的油。它讓蛋糕體更潤口。

鹽:一小撮 (約1/8茶匙) - 平衡甜味,帶出麵粉香氣,別省略。

食材:挑對好料,風味大加分

食材的品質和選擇,真的直接影響最後水蒸蛋糕的味道和口感。讓我來細說我的挑選心得和一些替代方案:

雞蛋: 新鮮絕對第一!蛋黃濃稠、蛋白粘稠度高,打起發泡才穩定。室溫!室溫!室溫!冰蛋打發效果差很多。我用的是洗選蛋,大小選『大顆』(約60g/顆帶殼),如果蛋比較小,可能需要用到4.5顆甚至5顆。

糖: 細砂糖最容易融化,和蛋液融合最好。二砂也可以,但風味較重,顏色也會深一點(類似黑糖感但沒黑糖濃)。我不喜歡用代糖,總覺得風味不正。

麵粉: 低筋麵粉是王道!我用過中筋,成品會比較紮實一些(像澎湖黑糖糕那種口感),不是不行,但就不是我們追求的那種古早味軟綿感了。品牌的話,我覺得臺灣本地幾個大廠的水手牌、嘉禾牌都不錯,粉質細膩。記得一定要過篩!過篩能讓粉粒鬆散,拌入時不易結塊,蛋糕組織更細膩。

泡打粉: 強調再強調:『無鋁泡打粉』!健康考量很重要。我用美國的Rumford或臺灣一些烘焙材料行自有品牌的無鋁泡打粉效果都好。

液體選擇:

牛奶: 我最常用全脂鮮奶,奶香溫和,融合度高。試過用奶粉衝的,感覺香氣差一點。

水: 最純粹,能凸顯蛋香和麵粉香。

風味液體: 想變化口味時可以用:

黑糖水: 黑糖先用一點熱水融化放涼再用,風味超棒!但黑糖本身有溼度,總液體量要稍微減少一點。

豆漿: 濃濃的豆香,很特別!用無糖原味佳。

果汁 (如柳橙汁、檸檬汁): 增加果香,但酸度可能會影響組織,要小心用量,而且果汁裡的果酸可能會讓泡打粉提前反應。我通常只替換一半液體量(例如35ml果汁+35ml水/奶)。

油: 液態、無特殊氣味的植物油最安全。我常用葵花油或玄米油。色拉油也可以。千萬別用橄欖油(除非是淡味的那種,而且要確認味道不搶戲)、花生油、麻油,味道會毀了蛋糕。椰子油要融化液態的,但它低溫會凝固,風味也獨特,看個人喜好。

鹽: 普通精鹽就行,真的只需要一小撮。

下面這個表格幫你快速掌握食材關鍵點:

食材種類

挑選要點 & 我的經驗談

常見替代方案 & 注意

雞蛋

新鮮!室溫! 大顆洗選蛋為佳

小顆蛋需增量至4.5~5顆

細砂糖

易溶解,甜度適中

二砂(風味較重)、減糖至100克(最低限度)

低筋麵粉

務必過篩! 水手牌、嘉禾牌品質穩定

中筋(口感偏扎實)

無鋁泡打粉

確保無鋁,少量新增助膨脹

可省略(但膨脹效果稍差,需更注意打發)

液體 (奶/水)

牛奶增添風味 / 水更清爽(60-80ml範圍需微調)

黑糖水、豆漿、果汁(替換部分量,注意風味與酸度)

植物油

無味液態油:葵花油、玄米油、沙拉油

避免橄欖油、花生油、麻油(氣味重)融化椰子油(風味特殊)

一小撮,提味關鍵

不可省略

做法:細節決定成敗,手把手圖文解說

好了,備齊材料,重頭戲來了!水蒸蛋糕的做法說簡單也簡單,但要做得完美,每一步的細節都馬虎不得。我保證,跟著我的步驟和提醒的小撇步,絕對能大大提升成功率!還記得我第一次慘痛的塌陷經驗嗎?就是栽在幾個不起眼的小地方。

事前準備:

模具: 可以用圓形戚風模(中空煙囪模)、6-7吋固底蛋糕模,或是耐熱的玻璃保鮮盒(方形或長方形)。我喜歡用6吋固底模,大小剛好。重點來了: 模具底部一定要鋪烘焙紙!方便脫模。側邊不需要抹油或鋪紙,蛋糕體需要攀附著模具壁爬升才爬得高!(這點跟烤蛋糕不同)。

蒸鍋: 要用夠深的鍋子,確保水滾時水花不會濺到蛋糕底部。鍋蓋最好是拱形的(像竹蒸籠的蓋子),避免蒸煮過程水滴直接滴在蛋糕表面造成坑洞(這是我失敗的主因之一!)。如果鍋蓋是平的,強烈建議在鍋蓋內層包上一塊乾淨的棉布(或紗布巾),吸收滴下來的水蒸氣。水量加到鍋子深度1/2到2/3處,確保全程大火蒸也不會燒乾鍋。

備料: 雞蛋提早從冰箱拿出來回溫(至少1小時)。低筋麵粉和泡打粉一起過篩兩次備用。準備好油和牛奶(或水/其他液體),油可以直接用,牛奶最好也回溫一下(微波10-15秒或隔水加溫到微溫不燙手)。鹽加在糖裡或用一點點液體融化都行。

正式開工:

打發全蛋液

這是水蒸蛋糕蓬鬆的關鍵!

把室溫雞蛋打入一個絕對乾淨、無水無油的攪拌盆裡(不鏽鋼盆最好)。加入全部的細砂糖和那一小撮鹽。

我習慣用電動打蛋器(手提式或桌上型都可以),開中高速打發。你會看到蛋液顏色從橘黃色慢慢變淺,體積越變越大,越來越濃稠。

要打到什麼程度?全蛋打發的標準是:滴落下來的蛋糊痕跡不會馬上消失(畫8字可以停留幾秒),蛋糊呈現非常細緻的乳白色泡沫,體積是原來的3-4倍大。 這個過程需要點耐心,我通常要打個8-12分鐘。重點: 打發不足,蛋糕膨不起來;打發過度,組織反而粗糙。寧可多打一小會,也不要不足!天氣冷時,可以在打蛋盆底下墊一個裝了溫水(約40-50度)的大盆,隔溫水打會快很多(但注意水溫別太高把蛋燙熟)。

加入液體和油

打發好的蛋糊,加入過篩好的粉類(低筋麵粉+泡打粉)。用切拌法混合!

什麼是切拌法?就是像炒菜一樣,用橡皮刮刀從盆底往上翻拌,同時另一隻手配合轉動攪拌盆。絕對不要畫圈攪拌! 畫圈會讓辛苦打發的氣泡消掉,蛋糕就塌了!動作要輕柔快速,拌到大致看不到乾粉就好,不用拌到超級均勻(拌過頭也會消泡)。

拌勻粉類後,再來加入液體(牛奶/水等)和植物油。同樣用切拌法,拌勻即可。這時麵糊應該是有光澤、流動性不錯的狀態(像濃稠的優格)。檢查一下,確定盆底沒有沉積沒拌到的粉或液體。

入模、消泡、準備蒸

將拌好的麵糊,從稍高一點的位置倒入已經鋪好底部烘焙紙的模具中。這樣做可以讓一部分大氣泡自然破掉。

倒好後,拿起模具在桌面上輕輕震幾下(大概2-3下),震出裡面殘留的大氣泡。不要拼命摔!

這時鍋裡的水應該要已經大火煮滾了。滾水才放進去蒸,受熱才會均勻快速,膨脹才好。

蒸製

把裝好麵糊的模具放入蒸鍋的蒸架(或蒸籠)上。立刻蓋上鍋蓋! 如果是平蓋,記得蓋上包了布的蓋子,預防滴水。

蓋上鍋蓋後,轉中大火(維持水是滾燙大滾的狀態),開始計時。蒸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模具大小和麵糊份量:

6吋圓模:通常需要40-50分鐘。

7吋圓模:可能需要45-55分鐘。

如何判斷熟了沒? 時間快到時,可以用一支細長的竹籤(或蛋糕測試針)從蛋糕中心插入,抽出來看看。如果竹籤乾淨沒有沾黏麵糊,就表示熟了!如果有沾黏,就再蒸5-10分鐘檢查一次。絕對不要中途開蓋檢查! 一開蓋溫度濕度驟變,蛋糕很容易塌陷縮腰!切記切記!這是我的血淚教訓之二。

蒸的時間很重要! 時間不夠,中心會濕黏不熟;蒸過頭,蛋糕可能會變乾或組織變粗。

出爐、脫模、冷卻

時間到,確認竹籤測試ok了,立刻關火! 但是!不要馬上開蓋! 這是關鍵中的關鍵!讓蛋糕在鍋裡繼續燜著,大概5-10分鐘(我通常燜8分鐘)。讓鍋內溫度慢慢下降,避免蛋糕因為溫差太大而急劇收縮。

燜好後,小心地掀開鍋蓋(小心蒸氣!),將模具取出。這時你會看到一個白白胖胖、表面光滑(希望沒有被水滴到坑洞)的水蒸蛋糕!

取出後,不需要倒扣(跟烤戚風不同)。直接放在網架上讓它自然冷卻。要完全涼透再脫模切片,熱的時候切容易散開、破壞組織。像現在這種天氣,我常常等不及完全涼透就想吃溫熱的,那也沒關係,但切片容易掉屑,口感也沒涼透後綿密。

我的各種水蒸蛋糕嘗試排行榜 (個人偏好版)

試過這麼多變化,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個人心中的口味排行榜(純屬個人喜好):

排名

口味

特色 & 我的評價

製作難度

🥇 1

經典原味

蛋香、麵粉香純粹!最能吃出水蒸蛋糕的濕潤軟嫩本質。(百吃不膩的選擇)

★☆☆☆☆ (容易)

🥈 2

黑糖風味

香氣濃鬱迷人!濕潤度更升級,帶點焦糖香。(用黑糖水取代部分牛奶/水,風味十足)

★★☆☆☆ (簡單)

🥉 3

豆漿風味

豆香清爽,口感更顯細緻,感覺更健康一點。(用無糖豆漿取代牛奶)

★☆☆☆☆ (容易)

4

柳橙風味

酸甜清新!加入柳橙皮屑香氣更棒。(果汁替換部分液體,加點皮屑,夏天很適合)(注意果汁酸度可能影響膨脹)

★★☆☆☆ (需注意)

5

加料版 (葡萄乾/蜜紅豆)

增加口感變化。葡萄乾先用蘭姆酒或熱水泡軟擦乾;蜜紅豆要瀝乾。(在麵糊拌好後輕輕拌入)(料太多或沉底會影響膨脹)

★★★☆☆ (中等)

常見失敗原因 & 我的補救心得

失敗是成功之母!我做水蒸蛋糕也遇過不少狀況,整理出來給大家避雷:

嚴重塌陷、縮腰:

主因:蛋沒打發夠! 這是頭號殺手。沒打發的蛋液撐不起結構。務必打到畫8字清晰停留。

主因:中途開蓋或蒸好立刻開蓋! 溫差太大,熱脹冷縮劇烈。務必燜5-10分鐘!

次因:泡打粉失效了。 檢查一下泡打粉是否過期?加一小撮到熱水裡看會不會冒泡。

次因:液體加太多。 麵糊太稀,支撐力不夠。

表面坑坑洞洞:

主因:鍋蓋滴水! 特別是平蓋鍋。一定要包布或使用拱形蓋(竹蒸籠蓋最理想)。也有人會在模具上面倒扣一個盤子擋水,但我不太喜歡,怕影響膨脹。

中間濕黏、沒熟:

主因:蒸的時間不夠! 竹籤測試一定要做!時間只是參考,要插竹籤確認中心熟透。

次因:火不夠大/水沒滾就放進去蒸。 務必等水大滾才放入。

組織粗糙、有大氣孔:

主因:粉類沒過篩或拌粉時過度攪拌消泡了。 粉一定要過篩,拌粉用切拌法,輕柔快速。

次因:入模後沒震出大氣泡。 輕輕震幾下就好。

蛋糕底部濕濕的:

主因:蒸鍋水放太多,滾太猛濺到模具底部了。 水量控制在鍋深1/2到2/3。或者用蒸架墊高一點。

次因:燜的時間太久,水氣回滲。 燜5-10分鐘足夠了。

Q&A:關於水蒸蛋糕,你可能還想問...

最後,整理幾個我常被朋友問到的問題,也分享我的經驗:

Q1: 家裡沒有深蒸鍋或合適的鍋蓋怎麼辦?可以用電鍋蒸嗎?

當然可以!電鍋是臺灣家庭的好幫手。做法:

外鍋放1.5米杯到2米杯的水(視電鍋大小和蒸的時間調整)。

按下開關,等水滾、蒸氣大量冒出(通常開關跳起表示水滾了),這時再把裝好麵糊的模具放進內鍋架上。

蓋上電鍋蓋,記得留一條縫! 可以用一根筷子架在鍋邊,讓蒸氣能稍微散出,防止鍋蓋內部積水後滴落(類似包布的作用)。不要完全密閉!

蒸到開關跳起後,不要開蓋!燜15-20分鐘(電鍋燜的時間要比明火長一點)。

燜好後開蓋檢查熟度(竹籤測試)。如果沒熟,外鍋再加入半杯水,按下開關再蒸一次(通常這時開關跳起後燜5-10分鐘就夠了)。

電鍋蒸的蛋糕口感會更濕潤一點,但成功率也很高!

Q2: 做好的水蒸蛋糕怎麼儲存?冷藏後變乾硬怎麼辦?

最佳賞味期是當天做好,完全涼透後就切片享用。吃不完:

室溫: 蓋好或密封,夏天大概放1天,冬天2天應該沒問題(但臺灣天氣潮濕,還是儘早吃完)。

冷藏: 密封冷藏可以放3-4天。冷藏後口感會稍微變紮實是正常的(澱粉老化)。

變乾硬怎麼辦? 拿出來後,在蛋糕表面噴一點點水(真的只要一點點!),放進電鍋或蒸鍋,外鍋放1/4杯水,按下開關蒸一下下。等開關跳起(或水蒸氣上來幾分鐘),燜一下再取出,口感會回軟很多!千萬不要直接用微波爐強微波加熱,容易變得更乾硬難吃。

Q3: 水蒸蛋糕可以當早餐嗎?配什麼比較好吃?

絕對可以!我覺得它比很多麵包更清爽無負擔(前提是糖量控制得宜)。

單吃就很好吃,配一杯無糖豆漿、鮮奶或黑咖啡都很棒。

喜歡甜一點的,可以淋一點點蜂蜜或楓糖漿(但原味蛋糕本身就有甜度了)。

我個人很愛配臺灣的傳統茶飲,像是包種茶、烏龍茶之類的,解膩又提味。

想要更有飽足感,可以切片夾一片起司,或抹上一點點無糖花生醬(很搭!)。

相关推荐

奔驰新Actros载货车
亚洲28365

奔驰新Actros载货车

⌛ 09-24 👁️ 3804
不满种族主义厄齐尔退出德国队,德国足协出面澄清
外勤365下载安装版本

不满种族主义厄齐尔退出德国队,德国足协出面澄清

⌛ 09-11 👁️ 8136
王者荣耀入门跳过新手教程,省略前期任务不听术语解释
外勤365下载安装版本

王者荣耀入门跳过新手教程,省略前期任务不听术语解释

⌛ 08-21 👁️ 77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