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史补子上的獬豸
而且这个传统还被流传下来了,现在我国大陆地区法官的法槌上仍然有獬豸图案,很多法院门口的雕像也不是狮子而是獬豸,而位于北京的法律出版社的标志也是獬豸。
而在我国台湾地区,这獬豸则是宪兵在用,台湾地区军队军服右臂都会缝有獬豸及“宪兵”字样臂章,因为宪兵是执法的兵种,必须明辨是非公正不阿,所以用了“獬豸”。
不仅中国在用,韩国也在用,韩国首都首尔是把獬豸作为市吉祥物(2008年5月宣布)。因为在朝鲜王朝时期,獬豸作为象征宫廷与镇邪消灾的瑞兽,这一点古代朝鲜民族和中国人的期盼不太一样,应该是这种文化传过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化吧。
韩国首尔街头的卡通化獬豸吉祥物。
那“獬豸”到底是种什么神兽呢?咱先说说它的长相吧,据说这个獬豸啊,长得像羊(或说似鹿),头顶正中有长独角,尾巴像蜗牛,羊蹄,那它的特性是什么呢?它住在水边,性情忠贞,对了,它不是有角吗?这角是这个作用:这獬豸喜欢看人争斗打架,而且很公正,他若见二人相斗,它就会以角撞不对的一方;见二人争吵则会去咬理亏者(:“性别曲直。见人斗,触不直者。闻人争,咋不正者。”——汉朝杨孚《异物志》)。
听起来有点萌萌的,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耿直的特性和与生俱有辨别是非,公正不阿的本能,它也被认为是象征着“公正”的神兽,所以古代开始,执法部门就用它来作为象征了。
那这种动物到底是咋来的呢?它当然不可能是真正的动物而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,但具体是怎么来的也不可考,獬豸也不是什么“龙之九子”里的一个,它似乎一出来就和法律有关,在金文中,“法”字被写作“灋”,《说文解字》释为“灋,解廌兽也,似牛,一角,古者决讼,令触不直者”,这“解廌”后来就被写成了“獬豸”。
故宫獬豸座雕像
无独有偶,不只是在中国,在古代欧洲,独角兽也被认为是纯洁的象征,古代欧洲人民认为独角兽的角能够压制不公。古代东方和西方都出现这种情况,其实说明一个问题:古代人民对于公正同样是非常渴望的,而“角”则被认为是力量的象征,那为什么用“角”呢?艺术来源于生活嘛,可能古代先民看着犀牛之类的动物的角有强大的力量,所以对“角”产生了崇拜吧。
“獬豸”并不是先有某种传说的动物,然后人们再给它制定了某些故事(比如凤凰,麒麟等);而是先有了法律,有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盼,然后幻想出了一种象征着“公平正义”的神兽,“獬豸”和“公正”本就是一体的,“獬豸”并不是迷信和邪神,其天生就代表着美好期盼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,即使是到了现代,“獬豸”并没有被当做是腐朽文化而从历史中消除,“獬豸文化”至今仍然在东亚地区传播,当然,现在我们知道,公平公正不是靠某些想象中的神兽就能达到的,“獬豸”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迹,但是呢?这同样也寄托了一种对公平公正的美好期盼,故在近现代,獬豸仍然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。
举报/反馈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