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病虫害科普】蓟马的危害与防治

【病虫害科普】蓟马的危害与防治

1.防治策略 采取“狠治秧田,巧治大田”的策略。秧田以3~5叶期,本田以分蘖期为重点。当秧田蓟马为害卷叶株率达10%~15%或百株虫量达100~200头时即进行防治。在秧苗4~5叶期用药一次第二次在秧苗移栽前2~3d用药,带药下田,保护本田返青期的稻苗,可起到一保十的作用。本田蓟马为害卷叶株率达20%~25%、百株虫量20~300头时,在卵孵化盛期进行防治。防治后适当追肥,确保秧苗及时恢复生长。

穗期蓟马的防治以早稻为主,根据发生期和发生量确定防治对象田。防治要点是“巧前狠后,横喷斜打,治虫保穗”。药剂防治2次,第一次在50%破口期,防止蓟马钻入穗苞为害;第二次掌握在齐穗后扬花前,重点防治蓟马钻入颖壳。

同时,也可以通过药剂处理种子的方法,及早控制蓟马虫口基数。拌种或浸种处理能有效地控制秧苗生长初期稻蓟马的为害,具有用药量少、持效期长、对环境安全、对秧苗生长无不良影响等优点。

2.使用药剂和方法

(1)拌种处理。如,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:水稻种子催芽露白后,每公顷用药300~375g,先与一

定量细沙混匀,再与75kg种子搅拌均匀,闷12h后播种;或者,先用适量水将药剂化开,然后边喷浇边与稻种拌均匀,再继续催芽到所需要求;35%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:使用剂量为药、种比为1:80,即以每千克种子用药12.5g制剂或4.375g纯药为宜;可在谷种催芽后拌药,待药剂充分吸附后(约30min以上)方可播种;48%氟虫双酰胺·噻虫啉悬浮剂:每千克种子用药剂量为4~8g纯药,能控制水稻苗期稻蓟马和二化螟。但是10%氟虫双酰胺·阿维菌素悬浮剂拌种处理不宜用于水稻苗期稻蓟马治理。

(2)浸种处理。用350g/L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00~200g加水125~150kg浸100kg种子,在水稻苗期对蓟马控制时间长达30d以上;70%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g加水125~150kg浸100kg种子,浸种过程中不换水,浸种36~48h后沥去浸种液催芽播种(沥出的浸种液洒入秧田),对秧苗期2d内的稻蓟马防治效果均在95%以上。也可将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2500倍,浸种48h。

(3)茎叶喷雾。药剂可选用90%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、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、40%乐果乳油2500倍液、50%混灭威乳油1000倍液,喷雾或弥雾,每公顷喷雾用药液量为900~1125kg,弥g雾用药液量为150~225kg。

相关推荐

汉朝以后朝代顺序 都有哪些朝代
365bet网址

汉朝以后朝代顺序 都有哪些朝代

⌛ 08-08 👁️ 950
自制猫粮
外勤365下载安装版本

自制猫粮

⌛ 07-15 👁️ 3590
蝴蝶刀十大品牌排行榜
外勤365下载安装版本

蝴蝶刀十大品牌排行榜

⌛ 07-07 👁️ 5997